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八煙水梯田 入聯合國里山倡議

累積五年的能量,新北市金山區的八煙部落今年跨出國際、加入聯合國里山倡議會員,三角型的地帶從水梯田復耕、水生植物加工、候鳥溼地產業,讓去年曾來訪的日本岡山美作「上山集樂」山梯田農友,將在八月十日來台締結「姊妹田」。台灣建立的「三生產業」也成為國際典範。
八煙聚落在六、七○年代曾擁有台灣少見的大面積水梯田,隨著人口外流、老化,加上大量施用農藥、甚至旱化危機,水梯田廢耕長達廿五年。民國九十七年,生態工法基金會開始募款進駐八煙,隔年與林務局合作,從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產業」,開啟企業認養、生態學堂、農夫市集與生態廚房,透過產業復甦,重燃生態復育的機會。
日前中國大陸雲南紅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使全球更關注梯田文化面臨失傳危機時,八煙聚落也傳來好消息。生態工法基金會執行長廖仁慧說,八煙落實了人與環境、地景、農作互動的「里山倡議」精神,今年五月終於申請成功,加入聯合國里山倡議會員。
去年曾組團來訪的日本岡山美作市農民們今年將再訪八煙,並締結「姊妹田」,建立跨國合作模式,增加交流機會,寒暑假提供學生換工假期。
生態工法基金會副執行長邱銘源分析,去年生態學堂收入有三、四十萬,已足以支撐一個年輕人回鄉,突顯三生產業中「生產」的重要性。
近年八煙、貢寮、花蓮豐濱港口部落等地不僅各自復育廢耕二、三十年的梯田,更不斷複製、串聯、壯大。邱銘源說,「環境就是一個大教室,台灣有很多美好的資源,等著我們好好整理。」

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2013年6月8~9日--美濃里山工作坊

週六早上,八點半還未到,美濃國中學生就已經陸陸續續地抵達教室。看著大家臉上都掛著愉悅的笑臉,想必對於此次美濃里山工作坊的活動一定十分期待。九點半活動開始,首先介紹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劉淑惠教授團隊的成員,並且以一位高師大學生帶二至三位學生的方式分組,共分成六組。再來由劉淑惠教授講解為何要舉辦美濃里山工作坊;希望透過學生們與鄉里的長輩互動,訪談他們以前的生活經驗美濃過去的山景地貌,使故里的點滴能夠被保存下來。之後六組看著其桌面上的美濃區大地圖,熱烈地討論與規劃訪談的路線與對象
下午,火傘高漲,但是各組的熱情卻更熾熱,紛紛帶著問卷、騎著腳踏車奔向美濃區的各里;穿梭在大街小巷裡、農田樹林中,訪談自己親戚、或是街坊鄰居、還是耋耄耆老,並聆聽他們在美濃所經過的歷歷往事。到下午四點多,他們帶著玩得不亦樂乎的心情,以及精采的紀錄回來
  翌日,上午的課程是各組將昨日所得到一份份的資料摘要式地謄寫成一張張的便利貼,然後在美濃大地圖上將便利貼黏於所訪談的地區。因為每一組都至少訪問了六、七位,厲害也有十幾位。所以地圖都被滿滿的便利貼所蓋滿,一幅美濃故里的風情也漸漸地又浮現。緊接著製作下午報告的PPT各組都絞盡腦汁,不斷大聲地討論該如何排版、陳述,才能令聽眾對於受訪耆老所經歷的過去感到興趣
下午的美濃國中客家文物館,充滿著歡樂的笑聲。各組以輕鬆愉快的方式分享著昨天下午如何在烈日下東奔西跑地揮灑汗水,在街頭巷尾進行訪談,以及過程中的趣聞,例如生性羞赧的學生也都鼓起勇氣,去搭訕不熟悉的老人家;活潑好動的學生一連做了好幾份問卷,仍興致勃勃地想要繼續做下去;學生訪問自己的父親,聽到父親講述當初成長時候的辛苦,心理不禁默默地感動。也窺見到過去的美濃是以務農為主,種植稻米、菸葉與各式蔬果;道路則是泥土、石頭路,路旁有木麻黃、鳳凰樹、杉樹或竹林;房屋是紅磚屋、土磚屋、茅草屋或以甘蔗搭建之屋,或是大片綠油油的農田;木頭電線杆所供給的電力僅普及在部分地區,大多數還是點油燈為主。看到學生們在這次工作坊中都大有斬獲,心裡也是高興,也希望他們對於故里的關注能繼續下去。最後每位全程參與的學生都能獲頒一只結業證書,獎勵其努力與付出,並且劃下圓滿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