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2日 星期四

劉克襄/尋找失落的東海岸

劉克襄/尋找失落的東海岸
水梯田,聽過嗎?
它是東海岸阿美族港口部落,傳統農耕生活裡最重要的自然地景。只可惜,長年被忽略下,晚近的觀光發展,已少有人提及。
水梯田,不是大家熟知的北部梯田,層層緩降,自然蜿蜒。更非西部平原的稻田,開闊地橫陳。它利用狹促的山坡環境,鏟地整土,一塊比鄰一塊。這一長達廿二公里的稻田風景,從北邊新社以迄南邊靜浦,斷續地夾雜於太平洋和海岸山脈間,綺麗地存在。稻穗成熟時,放眼望去,一片飽暖色澤,部落老人稱為黃金海岸。
它也是台灣最小的田。部落從山脈覓得豐沛水源後,早年的水梯田可從山腳拓墾,一路伸向海邊。每一家族初期擁有的水梯田,因而都呈長條階梯狀。平均寬十公尺,長度則達四五百公尺。只是下一代子孫再分家,每一塊可能都不及三四十坪,遂形成緊密的正方形,如棋盤的存在。
水梯田早在清朝末年即出現,形成自給自足的美麗小世界。除了自己食用,不同的時代多納糧繳稅。八○年代後,部落年輕人覺得種稻辛苦,紛紛往外謀求更好的機會,水梯田才逐漸沒落。
如今水梯田在林務局協助下,雖然只剩一群老人在賣命,但此一人文交織的風景,若大面積復甦,很可能會帶來新的旅遊契機。那不只是,部落可以吃到自己栽種的稻米,或者吸引年輕人回來。更重要的是,以有機或自然栽作,重新復耕的水梯田,正在創造共生共榮的溼地環境。
水梯田還有獨特的美學,鮮為人知。比如,一層層往下的梯田,並非全部是稻米。通常,最接近下方的田地,溼度最高,阿美族人會特別栽作編織用的輪傘草。草莖之下,再栽作釀米酒用的大葉田香。
早年的台稉四號,更是農改場推薦,水梯田獨一無二的品種。植株不高,穀粒瘦小精實。第一期產量豐富兼及穩定,適合在海岸環境生長,截然不同於縱谷的台稉九號或139。如今稱為「海稻米」的特產,就是這種帶有清香,在海浪聲中長大的稻米。
面對東海岸,政府一直積極發展觀光,不斷鼓勵財團企業投資,試圖活絡地方產業。怎奈,這一觀光走向,較少從部落的農耕景觀出發。
過去乏人知曉的水梯田,類似日本人追求的里山環境,合該也是未來東海岸的觀光資源。那一望無垠的遼闊,沒有電線桿和產業道路,在台灣南部都不盡然能邂逅。當我駐足台十一線石梯坪,驚喜地發現,水梯田連接海洋天色的瑰麗。更加深刻感受,部落老人緬懷舊時地景,不願意服輸的期待。
水梯田目前面臨的最大危機,或許是外來民宿和旅館經營勢力的進入。大家都喜愛擁有一棟面臨海洋環境的農舍,在其間悠哉生活。沿著台十一線,便有明顯斗大的廣告,教你如何買到合法農地,幾年後再蓋為旅館民宿。
如今一間間歐式建築的亮麗住屋,沿著東海岸聳立,希臘或地中海風情皆有。但不少間的佇立,往往突兀地破壞水梯田的完整性。
水梯田能否再度形成黃金海岸,創造永續的旅遊風景,進而帶動部落成長。政府適時正確的協助,無疑會是關鍵。這個機會還在,但此時若不搶救,恐怕就難以挽回了。
(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
【2013/08/23 聯合報】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劉克襄/尋找失落的東海岸 | 名人堂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114877.shtml#ixzz2ckqkYjnr
Power By udn.com 

===========================================================================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114877.shtml

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守著山.守著田

守著山.守著田

守著山.守著田
本文摘要:蓄滿水的田,也蓄滿了生命力,劉伯口中還是會唸:「草這麼多真麻煩」、「鱔魚會鑽孔,田水會漏掉」、「狸仔來玩斷真不乖」、「田螺被棕蓑狸吃了了」、「不知什麼龜跑來田裡,把秧仔咬斷」……。唸歸唸,因為劉伯守著這座山、這片田,這艘承載著無數小生命的諾亞方舟才能繼續航行下去。
編按:本文為《水梯田─貢寮山村的故事》書的內容局部節錄,本書紀錄人禾基金會與林務局共同推動的「水梯田復耕計畫」,與貢寮的在地農民合作,在休耕的水梯田進行生態友善復耕,具體實踐「里山倡議」精神。
─────────────────────────────────────────────────────────
多年前在吉林國小任教。那個時期,吉林的學生除了偶爾父母會因工作方便順道接送外,大多仍步行上學。上下學時在山路上相伴而行,隨手玩著的是花草和昆蟲,而不是手機電玩,七年級的世代,應該已少有那樣的回憶了!
沒有同伴一同上下學的,只有住在對面山谷的阿豪,那條山路當時已沒有其他小學年紀的孩子,加上家中的兄姐都已在外求學生活,每天,除了走出校門時還能與同學隔溪鬥嘴外,接下來的四十分鐘,幾乎只有山林為伴。他是劉伯最小的孩子,因為家實在太遠了,上國中後阿豪就被姐姐接到外地求學。兒女都在外生活、求學、成家了,十多年來,劉伯仍舊住在那遙遠的山谷,守著山、守著田。
IMG_8416
劉伯

從海邊到山村

劉伯的先祖剛來到台灣時並不是選在貢寮落腳,而是住在宜蘭大溪,由於土地被劃為大溪國小校地,家族決定遷居到貢寮的山上。大溪到貢寮,不僅是海邊到山上,而是到很深很深的山上,以現在的思維,很難理解這樣的遷徙路線;然而還沒有濱海公路,甚至沒有鐵路的年代,那不過是山前山後而已。
不止劉伯家族,透過訪談發現,宜蘭的大里、大溪幾個海邊聚落和貢寮的內寮,其實有很緊密的親族關係;內寮的居民在吉林產業道路沒有鋪設好前,貢寮街反而相對遙遠,當年村民經常挑著編好的竹簍越過大牛埔(現在的桃源谷)到大溪交換魚獲回來,日常的採買也是透過這些山路。
IMG_5418
劉伯的那座山、那座田。
劉伯從小生活的山谷以往仍有許多住家,鄰近也都是田,隨著時代的變遷,鄰居愈來愈少,「濱海公路通車後,人好像一下子都走光了」,公路的完成,把年輕人快速的帶往都市發展,同樣的一條路,卻讓返鄉路變得遙遠了!透過劉伯的記憶,我們才發覺,原來一條公路的完成,帶動的人口流動並非是雙向的。
單純以農業生產,只能勉強讓家人溫飽,農民常需兼做其他工作才能補貼生活所需,這是台灣的農民經常面對的困境,生產條件更加弱勢的山區也不例外。雙溪曾有段煤礦開採的產業,那個時期,劉伯曾搬到柑腳,離農做礦工。說是離農,其實只是住家搬到工作地,他仍利用沒有上工的時間,回家耕種。隨著短暫的採礦業結束,劉伯又回到山上,除了耕種家裡的四、五分地,農閒時,四處去打工,「做工賺錢買肥料來種田」,這樣一過又是數十年。現在,除了偶有親戚回來度假,平常就是他守著那座山、那片田。

一個人種田

因為從小種田,現在的四、五分地,對劉伯來說,是一個人就可以掌握的農事,因為田地位在貢寮少有的南向坡,日照相對充足,他的田總是比別人早插秧、早收成。做完自己的農事後,以往在農忙期他都還能去幫別的農戶工作。也許習慣了寂寞,他的田,一向自己來。
第一年插秧期,因為一場重感冒,落後了插秧的進度,等身體好轉,他沒有請人幫忙,一個人默默的下田鏟秧苗、挑秧苗、插秧;收割期,原本說好會找「割友會」來幫忙,臨時在約定時間前幾天去拜訪,到了劉伯家,門前稻埕已有割下的稻穗,他又一個人靜靜的在田裡收割、打穀、挑穀。不想麻煩別人,是劉伯忠厚的個性,如果不是被突擊檢查發現,也許在「割友會」來之前,他已經偷偷的把稻子都割完了呢!
DSC_6017
劉伯習慣獨自耕作。

諾亞方舟

那塊劉伯可以獨立作業的四、五分地,現在是那個小水系中唯一的一塊水梯田了。從桃源谷望過去,梯田四周被蓊鬱的森林包圍,已經很難想像劉伯口中「以前到處都是水田」的情景。森林也很好,但是多一塊有水的環境可以生育不同的物種;那一整個山谷中需要依水而生的小生物,在水梯田漸漸消失後,生存空間不斷的限縮,現在就僅剩劉伯那一小片了,還好劉伯的田還在,遠遠的看,那塊田真像是一艘諾亞方舟。
不知是否因為是那裡唯一的水生棲地,劉伯田裡的水生植物特別的豐富。春耕前後,田埂上被半枝蓮、半邊蓮、通泉草、鼠麴草、地耳草、魚腥草等各種濕生花草小巧的花朵佔滿;耕作期,圓葉節節菜、小穀精、簀藻、狸藻等各種水生植物接連的出現,和稻子一起分享水田,連日漸稀少的小莕菜、毛澤番椒都曾在這裡出現。
對劉伯來說,草長得比稻子快,真是讓他困擾啊!他總是邊走邊唸:「這草哪ㄟ發這緊,沒治不行。」但是走著走著,他又開始說:「狗貼耳(魚腥草)燉鱸鰻尚好,以前鱸鰻會跑到田裡,現在鱸鰻沒得找了」、「一枝香煮草仔茶足退火」、「以前沒蛇精(蛇毒血清)若被赤尾仔(赤尾青竹絲)咬到會用辣草」、「沒看過仙草?田壁那個就是了」、「發在石壁上的筆仔草可以治感冒,不過現在很難找了」……。看來,劉伯也沒那麼討厭草嘛,跟著劉伯巡田埂,也像是在上藥用植物課。
IMG_1749-1
劉伯說:被赤尾鮐咬到,可以用辣草來治,毒蛇吔!阿伯講得好像被蟲咬到一樣。
民族植物根據的是先民的經驗法則,近年有愈來愈多中藥草的研究,以科學的方法分析藥草的成分,以學理證明其功效,比如民間認為能消炎退火的魚腥草,經過研究有抗病毒的作用。在就醫不便的年代,從身邊尋找一些解決小病痛的方法,是先民必要的生存之道;有了醫療體系,民族植物的常識卻漸漸被遺忘,藥草變成了雜草;科技的進步,造成了生活能力的退步,這到底是幸還是不幸呢?

森林的交界

除了多樣的植物相,劉伯田裡也有密度極高的泥鰍、鱔魚和田螺。在森林邊緣生活的劉伯,有許多和野生動物交手的經驗:喜歡和人類「分享」食物的山豬就不多說了;山羌跑到田裡吃菜葉,是經常的事;只要稍留意地上,不難發現鼬貛覓食時留下的漏斗形小洞;這幾年不知是否因為冬天氣候過於寒冷,山上食物缺乏,田裡的田螺經常吸引食蟹獴前來,「上次看到一群在下面那區,看到我才整群嘛嘛叫跑去!」不是一隻,是一群呢!
難怪田埂上有那麼多的田螺殼。順便跟劉伯來個保育類動物口訪調查:華雞(藍腹鷴)?「不時可以看到」;七仔(麝香貓)?「不多,不過還有」;石虎?總不會有了吧!「三、四年前有一隻跑到雞舍」。哇!石虎!儘管森林才是這些野生動物真正的棲息地,但這處與森林交界的水梯田,看來已成了動物們冬天的冰箱。
DSC_6161
1098032_509193489157164_789512400_n
食蟹獴
冬天,常在劉伯的田埂上看到成堆的田螺殼,誰吃的?答案是食蟹獴!
蓄滿水的田,也蓄滿了生命力,劉伯口中還是會唸:「草這麼多真麻煩」、「鱔魚會鑽孔,田水會漏掉」、「狸仔來玩斷真不乖」、「田螺被棕蓑狸吃了了」、「不知什麼龜跑來田裡,把秧仔咬斷」……。唸歸唸,因為劉伯守著這座山、這片田,這艘承載著無數小生命的諾亞方舟才能繼續航行下去。
劉伯口中不乖的小動物,此時也許正躲在森林的邊緣,頑皮的向劉伯說謝謝吧!

水梯田:貢寮山村的故事







==========================================================

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

台江國家公園、苗栗蕉埔裡山塾與通霄田鱉米學習之旅

(一)、                行程規劃歷程分析:
此次學習之旅以臺南的台江國家公園和苗栗的里山塾與田鼈米為主。此次行程的目的,分別在於參訪台江國家公園如何與在地的居民達成生態與產業共榮的方法;里山塾如何運用自然資源做成環境教育的方式;最後的田鼈米,則可以讓參加者看到有機產業與生態共存的希望。其次,在兩天的行進的過程中,另輔以解說導覽和影片〈台江人三部曲〉、〈少女的奇幻森林〉等影片,激發大家對「里山倡議於美濃可行性」的思考。
(二)、                參訪地點與此案相關之內容探究:
1、    台江國家公園
台江國家公園成立於民國98年,是臺灣第八座國家公園,擁有豐富的濕地、潟湖、鹽田、候鳥等資源,兼具自然生態、人文歷史、經濟產業三大特色。但如何兼顧生態與產業共存,一直是現今保育人士所關注的一個重點。而國家公園的成立、生物棲地的保護、產業的永續經營與轉型和地方民眾的認同等議題,台江國家公園所執行的模式正好可為臺灣各地做個良好的示範。
(1)        生態保護區-黑面琵鷺保護區開放採捕及東魚塭的現況:
生活於亞洲北方的黑面琵鷺,每年在寒冷的秋冬,都會特地由北往南遷,遷移至臺灣、香港等地度冬。雖然黑面琵鷺來台的紀錄,分布於全台沿海縣市,但南部的主棲地仍以台南七股一帶海埔新生地為主。
每年來台,黑面琵鷺大多以淺坪式虱目魚塭中的下雜魚為主食。但黑面琵鷺的度冬區域,因經濟不景氣等因素,漁民漸漸將淺坪式魚塭改為深水式魚塭,或是改養經濟價值較高的龍膽石斑。對此,七股是否能夠再提供黑面琵鷺覓食就是一大課題了。於是成立國家公園後,特地劃設黑面琵鷺保護區,讓黑面琵鷺來台時還有東西可吃。但黑面琵鷺來台也僅只限於每年的十月至隔年的三月,於是其他時間,便是居民可繼續採捕利用的時間了。這便體現了台江國家公園產業與生態共存的實際可行方法。

圖一、 台江國家公園官員解說黑面琵鷺保護區的運作模式
(2)        家園守護圈的建設-鹽埕社區的社區營造
位於出海口的台江國家公園,要做到保育生態的部份,就一定要請周遭的漁民們一同協力共管,政府也要對於社區進行改造,家園守護圈由此而生。
家園守護圈的一員-鹽埕社區,社區成員跟現今的鄉村一樣,大多只有中老年人與孩童居住。而透過社區營造,鹽晶體結構的入口意象、瓷片拼貼與壁畫,及公共休閒環境改造等,讓社區環境頓時充滿許多活力。但如何讓年輕人口回游,有穩定的經濟收入,這是鹽埕社區和我們美濃都要一起想辦法克服的問題。


圖二、  鹽埕里參訪
(3)        產業的保留與轉型-七股潟湖
除了黑面琵鷺和鹽業外,七股潟湖與沙洲亦是台江很重要的特色之一。或是曾文溪堆積而成,或是東北季風堆積而成,沙洲和潟湖一直是台南沿海很重要的地理資源。膠筏行駛在風平浪靜的海面上,巡視著依不同水深所放置的魚具,一個個的定置漁網與不同樣式的蚵架,隱約勾勒出一塊塊的養殖區域,不過若是沒漁民的帶領,依舊會在裡頭迷了路。但總不能一成立國家公園,就要漁民不要養殖、不要生存。於是,台江國家公園轉換思考,修繕碼頭、輔導漁民解說、舉辦膠筏設計比賽等,讓漁業轉型,漸漸的不僅和漁民拉近了關係,也提升了國家公園的形象。


圖三、潟湖生態

2、    裡山塾
四年前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先生,私人捐助成立了觀樹教育基金會。並在兩年後,鎖以「環境教育」為宗旨,希望能讓民眾瞭解人類與其生存環境之間的緊密關係。
歷來主要執行的專案包括:
A.         2000年到2003年之間, 認養「台灣鐵路舊山線苗栗段」,並於勝興車站成立環境解說中心。
B.         2003年到2005年之間, 執行「彰化成功營區綠色環境學習營地」整體規劃與試營運,以「環境學習中心」的型態實現閒置空間再利用的範例。
C.         2006年到2011年之間, 受民間企業委託,公益經營苗栗苑裡「有機稻場」環境學習中心,成為中部知名的有機推廣基地。
D.         2009年至今,  受林務局委託進駐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村推動「成龍濕地社區學習參與計畫」;
E.          2012至今,於苗栗縣苑裡鎮租地成立「裡山塾」環境學習中心,積極探索台灣的里山精神,透過教育活動引領民眾了解飲食與農業、環境永續之間的緊密關係。
所有的環境學習中心及其方案,皆強調與生活、產業、生態結合,以便大眾能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負責任的環境行為。
圖四、 裡山塾
(1)        話說里山與裡山塾
所謂「里山(satoyama)」是指包含住家、村落、耕地、池塘、溪流與山丘等的混和地景,這樣的環境因為居民的合理運用,不僅提供了糧食、水源與生活物資,涵養在地文化,增加當地的生物多樣性,並達到環境永續利用的目標,是公認的永續型社會生態生產地景。
2011年底,觀樹基金會發現苑裡鎮蕉埔里,具有綿延的山丘與蜿蜒的小溪,屋舍、水田與菜園坐落其中;丘陵地除栽種果樹、竹筍,也保留了林木做為建材、燃薪。以卵石堆疊的田埂、水井,丘陵間散佈的儲雨水塘,都展現了在地先民就地取材的智慧。於是租借一間廢棄的舊天主堂及相鄰的數片小土地,整理成今天的「裡山塾」。希望取苑裡的「裡」字的「裡山塾」可以述說「在苑裡的淺山丘陵環境中,挖掘里山智慧,學習人與環境和諧共存」的種種故事。並以「里山生活」及「食在很重要」兩個議題做為中心的環境教育發展主軸。
圖五、細說裡山塾
(2)        利用里山能源動手做午餐
近年來,一直提倡「節能減碳」,推廣太陽能、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等,但這些的排碳量皆遠遠超過以在地森林柴薪為能源的生活形式。透過此次的參訪,不僅體驗長輩們小時常幫忙的砍柴、綁草結、採菜、堆石、燒煮食物等活動,也了解在過去的生活模式中,人們是如何善於和自然共生。被中央山脈和玉山山脈環繞的美濃,擁有很好的山林與平地,也許是可以成為戮力於此種環境教育最好的場域。
            
圖六、裡山塾之動手煮午餐
3、    田鼈米
因緣際會下,觀察家生態有限公司在執行高速公路周遭環境生態調查計畫時,意外在田鼈伯的稻田中發現了早期農地很常有、現在卻罕見的田鼈。他們向田鼈伯介紹田鼈的存在對於環境生態的重要性,也協助阿伯紀錄田鼈出現的時間與行為,並鼓勵田鼈伯進行有機方式種植稻米,而且保證收購金額。
農夫一直都是很在意農產品的產量和產額的部份,而有機種植是現今大眾的購買趨向。所以如何能讓農民採用有善環境、有利生態的種植方式,並保障農民的經濟收入,會是美濃往後實踐里山精神的考量因素之一。
圖七、田鼈米農田

圖八、 田鼈伯與劉孝伸老師兩人對於農業生態,正熱切地交流中。
4、    小結
而對於本計劃,此次的觀摩行程大致可提供三個面向作為參考、運用:
(1)        生態與產業的共存哲學:
人需要利用環境資源,動物也需要。台江國家公園在保護黑面琵鷺的同時,也考量到在地產業的發展;讓漁民與黑面琵鷺輪流利用濕地資源,創造更多的濕地功能與價值。而美濃可從在地資源調查做起,探究美濃居民與生活、生產、生態的關係,或許可以找到屬於美濃在地生態與產業的共存哲學。
(2)        在地智慧的環境教育:
在工業時代還未來臨之前,人以友善方式利用大地。但時代變遷,為大量獲取金錢以求經濟成長,不斷地採用短視近利的方式以榨取資源,而古老的智慧也急遽地消失中。如今是該把先人的恩惠找回,不管是用影像或文字來記錄書寫,還是透過環境教育或活動等較有趣的方讓人親身體驗,好好地傳承下去。
(3)        在地社團培訓培力:

對於觀察家有限公司的熱心投入,保護淺山生態,友善大地環境,並鼓勵老農以無毒、不用化肥的方式來耕種,以保存田鼈的復育,令人感動。但對於在地生態的保護,不論是透過在地人或是外地人的培訓,由在地居民持續維護,是很重要的一環。

2013年8月10日 星期六

【飛驒古川的里山經驗】(二)日本的原風景:里山

【飛驒古川的里山經驗】(二)日本的原風景:里山

【飛驒古川的里山經驗】(二)日本的原風景:里山
本文摘要:這幾年,「里山」這二個字似乎成為一種顯學,林務局也提出了「里山倡議...
這幾年,「里山」這二個字似乎成為一種顯學,林務局也提出了「里山倡議」計畫,開始在台灣推動里山運動。然而「里山」究竟是什麼呢?
「里山」是由「里」跟「山」二個字所組成,里指的是人居住的地方,「山」指的則是自然環境。因此,「里山」顧名思義就是指人與自然的交界。從空間上來說,就是位於自然與城鎮之間,人與自然共存的鄉村地帶;當然它也指涉在這樣的空間裡,人與自然共存的生活方式與精神。這是日本人千百年來習慣的生活方式,日本有一個詞叫做「日本的原風景」,所謂的「原風景」,就是這樣人跟自然共存,在廣袤田圃之中偶見幾戶傳統民宅,人們的活動點綴於自然之中的「里山風景」。
里山,是人與自然交界的空間,也是人與自然共存的生活形態
有沒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其實,台灣的「原風景」不也是一樣的嗎?不同的是,日本人因為看到都市快速擴張,原風景急速消失,很早便開始有所警惕,透過產、官、學以及地方等各行動者的共同努力,一方面保存地方的原風景,另一方面也為這些明顯受到高齡化、過疏化影響的農村地區尋找新的生機。除了在日本國內的努力外,也透過出版、演講、國際交流、開發國外旅客等方式,一方面為日本的「里山/里海」地區擴展訪客來源,一方面也將這樣的概念由日本再往世界各地傳揚。
是不是跟上面的照片很像呢?這是台灣唷!(@台東關山)
一次的造訪可能很難盡覽一地的里山風景,尤其「里山風景」本就是隨著四季而變動,其中充滿了許多人與自然互動共存的智慧。為了讓人們可以對飛驒地區的里山風景有更深入的了解,「美ら地球」製作了一個非常詳細的網站「Satoyama Experience」(英文版請點此),網站首圖上即寫著大大的「了解日本的美麗與生活」。網站除了「認識里山」、「體驗里山」以及「FAQ」之外,也花了很大的篇幅,分成人、事、物、地、食等五個部份介紹飛驒地區的里山經驗。網站目前只有日文版跟英文版,故在此先大略介紹一下這個部分,希望讓較不熟悉英日文的朋友們也可以對飛驒的里山經驗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人」:介紹了原為「左官」職人[註1],在古川觀光協會成立後加入成為社區導覽的鮎飛先生、聞名日本的「飛驒工匠」、守護傳統的「生態職人」—稻草細工職人等[註2]。
「事」:包括地方傳統祭儀如地歌舞伎、太子舞蹈、迎神、古川祭、除夕夜、秋葉神社參拜、師子舞、蟲供養[註3]…等等,以及農家自古流傳下來的天氣預報方法 [註4]、為古民家注入新生命的志工活動等等(古民家有另外的再利用計畫,這個部份也很有意思,我會再另寫一篇專文談古民家計畫)。
「物」:包括在豪雪的寒冬中避免道路凍結的融雪水管、酷熱的夏季以「打水」(從屋前水溝中撈水灑在地上)降溫所使用的大水杓、守護日本酒的「杉玉」、在沒有下水道設備的鄉間的簡易西式馬桶、大工(木匠)三寶之一的「手斧」…等等。
「地」:包括宮川的種藏板倉(保存種子的倉庫,與主屋分開,萬一主屋受損仍可保留住作物的種子,讓我想到尖石山上泰雅族的小米倉庫)、山上融雪形成的湧水、雖新亦舊的古川街區(古川因過去的社區營造產生的景觀條例,使得居民在蓋新房子時亦願意遵循傳統的「老規矩」)、謎樣的平交道、地圖上沒有的村莊。
「食」:包括わらび餅(利用蕨類的根磨製而成的點心,食用時沾上黃豆粉等)、エゴマ(荏胡麻,被稱為飛驒人的奇蹟食材,飛驒人常用於製作醬料及榨油,對健康有諸多好處)、ねずし(蘿蔔、魚加上麴與白飯發酵的醃漬品,可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是飛驒地區很常見的食物)、寒干し大根[註5]、以朴葉做為盤子與包裝材料的生態食器。
飛驒宮川地區種藏聚落:板倉の里(板倉的故鄉)。
簡單地瀏覽一遍這些內容,不難發現,所謂「里山經驗」,與地方的環境、氣候、產物息息相關,也處處展現了人們在與大自然共存時的智慧。這些東西,其實也是過去台灣農村習以為常的生活風景吧!曾幾何時我們已經忘了這樣的風景,汲汲營營地追求著那些更快速、更便利的生活,換來的又是什麼呢?有機會的話,也許可以到這裡來感受一下我們已經失去的,也想想該怎麼面對我們尚還擁有的吧!
(ps.以下註釋部份是個人覺得比較有趣的部份,就拿出來做較仔細的說明,如有朋友對其他部份有興趣想知道詳細內容也可以提出,我會再進一步說明)
[註1]左官:可以翻譯成泥水匠,主要是指塗抹牆壁(上灰泥、上漆等等都是)的職人。在台灣我們聽到「泥水匠」或許會覺得是個技術性不高、很普通的工人,但在日本「左官」卻是非常專業的,可以參考一下一般社團法人日本左官業組合連合會網站,可以看到網站上有給一般民眾看的情報,主要在介紹安全的居住環境以及左官這個職業;另外有給左官職人的情報區,包括技術情報、競技訊息等。
[註2]稻草是日本傳統農村使用非常廣泛的材料,過去曾有句話說「稻草是從搖籃到墳墓」,從小嬰兒搖籃裡可以輕易更換不怕尿濕的襯墊,到死亡時包覆遺體火葬,從出生到死亡都用得到它。稻草還可以拿來做草鞋、祭典時的各種裝飾,用過的稻草還可以做為田裡的肥料或牲畜的飼料,是可以循環利用,非常生態的材料,因此將稻草細工職人也稱為「生態職人」。
[註3]蟲供養原是日本農家於秋天收成時節,為感念在農作業中犧牲的昆蟲而舉行的儀式。但在飛驒山之村森茂地區的蟲供養卻有另一層意義。森茂地區的蟲供養是在七月中旬與八月的盂蘭盆節,每年二次,雖名為「蟲供養」,實則是慰念「大原騷動」的受難者的儀式。大原騷動是在江戶時代中期,派駐飛驒地區的代官向當地居民要求過酷的年貢,引起了大規模的反抗運動,森茂地區約有20人在該事件中身亡。然而當時無法公開祭祀這些「暴徒」、「反叛者」,人們只能借蟲供養之名秘密地祭祀這些受難者,而這個習俗也就一直流傳至今。
[註4]在飛驒神岡地區有稱為「寒だめ」的天氣預測方法。對農家而言,天氣是影響耕作及收成最主要的因素,因此自古農家也發展出特定的天氣預測方法。天氣預測的方法有很多種,有些農家會拿12個大豆,炒過後看它的顏色,變黑了就表示今年氣候不好,若仍是白的就表示這一整年都會有好氣候。另外有一種叫做「寒のうち」(意思是在寒冷之中)的預測法,是以一年最冷的時候(大概是1/5~2/3)之間,以2.5日為一個區隔,共分為12個區段,觀察並記錄這12個區段的氣候,以對應的方式預測整年12個月的氣候。雖然現在也許因為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這樣的預測方法準確率越來越低,且現在也有更多高科技、更準確的預報方法,但地方上的農家還是希望能夠保留這個傳統。
[註5]寒干し大根:冬季被豪雪覆蓋的飛驒地區無法耕作,因此夏秋的收成必須能夠保存半年以上。大根就是白蘿蔔,農家會在田裡挖直徑130公分、深30公分的洞,鋪上稻草,放進30-50根蘿蔔,再以稻草包覆並覆上土以免凍壞。大雪來臨前將蘿蔔挖出來,切成1.5cm厚,以稻草串起來,吊在屋簷下風乾,就成了「寒干し大根」。因為冬季日夜溫差大,蘿蔔在夜裡結凍白天融化的過程中水份會逐漸脫出乾燥,更添風味。
==============================================================

【飛驒古川的里山經驗】(一)古川町物語之後

【飛驒古川的里山經驗】(一)古川町物語之後

【飛驒古川的里山經驗】(一)古川町物語之後
本文摘要:古川町物語拍攝至今已12年,古川的內在與外在其實都經過了不少的轉變,其中最大的變因就是2004年的「市町村合併」。古川町原隸屬於吉城郡,2004年與河合、神岡、宮川,四者合併為「飛驒市」......
位於日本岐阜縣的古川町,對台灣人來說並不算是個太陌生的地方。公共電視台於2001年製播「城市的遠見」系列影片,其中就包含了介紹這個位於日本中北部歧阜縣鄉下,人口約一萬六千人的小鎮的「古川町物語」。
「古川町物語」播出後,古川町幾乎成了台灣社造界的模範教材(現在甚至已經成為國小課本的教材了),許多參與社區營造工作的朋友、相關科系的學生都看過這部影片(我承認,我自己以前就很愛放,因為這部影片還真的把社造FAQ講得蠻清楚的),也已經有很多台灣朋友造訪過古川町。
所以,我幹嘛又來談古川町呢?這豈不是在炒冷飯嗎?古川町物語拍攝至今已12年,古川的內在與外在其實都經過了不少的轉變,其中最大的變因就是2004年的「市町村合併」。古川町原隸屬於吉城郡,2004年與河合、神岡、宮川,四者合併為「飛驒市」,市役所即設於古川。
市町村合併前,雖已有「古川觀光協會」的成立,但當時觀光協會對於古川觀光發展有很強烈的堅持:「觀光是要讓遊客來體驗古川,而非為了迎合遊客而改變古川」,因此古川的觀光,一直依照著他們自己的步調,經過社區大家共同的討論後,才決定下一步該怎麼走。並且在這樣的理念下,居民也更願意共同去維護、去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因為他們知道,我們的生活就是觀光的資產。
※古川祭從來不為了吸引觀光客而更改時間至假日,始終堅持每年4/19、20的傳統
古川觀光協會前會長村坂有造先生跟我說過一段話,讓我印象非常地深刻:「社區營造是要大家一起討論、達成共識,一起決定我們的社區要怎麼走、要做哪些事。如果總是想著要告訴別人應該怎麼做,要教育別人,要別人接受你的價值觀,那就是社區營造失敗最大的原因」。
然而,市町村合併之後,古川已經不能再只是單純地從「古川町」的角度出發。市役所要考慮的是整個市的發展,過去的居民組織單純由古川居民組成、討論古川事務,合併後也變成需要有四町代表共同參與,從全市的觀點將四町的發展一起納入考量。對於一直以「古川町」的規模堅持著自己的腳步的古川而言,這未嘗不是一個危機。
在這個過程之中,古川也開始出現了年輕一輩的外來移住者,他們不但在這裡生根,同時也展開了另一種在地經營的模式。四年前,一對酷愛旅遊,也曾經長時間在國外旅遊的年輕夫妻來到古川,他們愛上了這個地方,於是在這裡開了一間公司,日文叫做「美ら地球」(唸作「chura-boshi」),英文則是直接就叫做「Satoyama Experience」里山經驗。
我自己曾經在地方上做過社區規劃師,也開過公司,老實說,還蠻辛苦的。除了要維持公司的生存外,光是「外來年輕人」這樣一個身份,有時都會受到很大的質疑。我很好奇這樣的一個「公司」到底在地方上做些什麼?跟地方的關係怎麼樣?公司如何營運維生?他們所謂的「里山經驗」又是什麼?
去年,在即將滿40歲之前,決定給自己一個40歲大禮:赴日一年。跟當時服務的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丘如華老師提出後,她便建議我可以到這個公司來實習,看看他們到底在做些什麼、怎麼做。於是,這個暑假,我就來到了這裡。看到了一些東西,累積了一些想法,也想跟台灣的朋友們分享一下。或許,有機會的話,也可以再來看看現在的古川吧!
※「美ら地球」的辦公室,也是由街上的老房子改建而成的

PS.古川的背景資料,四年前第一次造訪古川時寫過幾篇文章,或許很多朋友已經對古川有所了解,故不在此多花篇幅介紹,若有朋友有興趣,還煩請參考四年前的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