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美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美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美濃里山

山,故鄉周邊,是在地人所仰賴、利用的淺山生態系。例如,美濃祖先氏兄弟開拓瀰濃庄的基點-靈山,過去是杉林、美濃兩地交流往來的路徑,山下居民獵捕野生動物、種植或摘食野菜、燒煮需用的柴材、清掃禾埕的山棕、染布的大菁、編藤椅的黃藤等賴以生生活用品都取自這山。


現代生活中,里山亦扮演着讓疲憊的都市人放輕鬆的角色。孩子們在這裡,學習用山棕葉套圈溪蝦;於清明過後,辨認八色鳥的鳴唱。春分之後,美濃的里山則是灰面鵟鷹飛返北國的中繼站。一幅幅里山原風景的畫面,即是人與土地依存的濃厚情感,也是生物多樣性展現的舞台


美濃山系與雙溪河域形構出一個封閉、完整的集水區,面向美濃平原,傳統上為原住民族的獵場,後為客家人移墾的聚落,這塊天然兼具人文與環境的優質場域,即為本案規劃形構之「里山」範圍。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2013農村願景會議──從里山倡議看農村與自然的共生對話

里山(SATOYAMA)一詞來自日本,指的是人類與自然長久以來互動而形成的生態、棲息地和土地利用的動態鑲嵌景觀,包含著社區、森林、農業、聚落的混合地景。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已成為2010年以來,國際上所公認實踐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目標的重要途徑。
里山倡議不只是生物多樣性的策略,並且跳脫傳統保育與社區隔離及對抗的思維,進一步與市民團體、學校、居民結合,藉由市民環境活動的導入,達到農村地域活化、糧食自給率提高、森林資源循環利用、環境防災等功能,與追求人文、生態、美學平衡的社會福祉相呼應。
已邁入第十屆的農村願景會議,希望透過對於里山倡議的理解、日本里山與國內案例及制度探討,一起思索台灣里山的在地意義。
指導單位:內政部營建署、教育部、高雄市政府
主辦單位:內政部營建署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協辦單位:旗美社區大學、美濃愛鄉協進會、北門社區大學、高師大地理系區域永續研究中心
活動時間:2013年12月01(星期日)~02日(星期一)
活動地點:美濃廣善堂(聚賢廳)
活動人數:80人(額滿為止)
下載活動EDM:2013農村願景會議EDM
線上報名:2013農村願景會議
活動費用:700元(保險、餐費,不含住宿),1,000(保險、餐費,含住宿)
匯款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台南分行
匯款帳號:010-50-044379-6
匯款戶名: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匯款完成後,請e-mail或來電告知,才算報名成功喔!
e-mail:w540023@gmail.com
電 話:06-2752150(佩娟)
第一天(12/01)
時間
活動議程
10:00~10:30報到、領取資料
10:30~11:00活動開幕與貴賓致詞
11:00~11:55主持人:楊志彬(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講  題:東方白鸛之鄉,豐岡里山共生城市主講人:蕭定雄(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11:55~12:20與談、綜合討論與談人:劉孝伸(美濃八色鳥協會創會理事長)
12:20~13:30午飯&影片播放:<里山1  SATOYAMA I>
13:30~14:50
日本千葉縣里山倡議的地方實踐
主持人:盧維屏(高雄市政府都發局局長)
(一)千葉里山中心的運作經驗      –里山、里地、里海主講人:風間俊雄(日本千葉里山中心理事)與談人:劉淑惠(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翻  譯:李宜欣(實踐大學休閒產業學系助理教授)
14:50~15:10茶敘、休息
15:10~16:30(二)日本里山的地方法制      –「千葉縣里山條例」主講人:小西由希子(千葉環境情報中心代表)與談人:陳貞蓉(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

翻  譯:陳玉蒼(實踐大學國際貿易系助理教授)
16:30~17:30與談、綜合討論
17:30~18:00散步
18:00~19:00晚飯&影片播放:<里山2  SATOYAMA II>
19:00~21:00鄉里尋聊
21:00~就寢,自由時間
第二天(12/02)
時間
活動議程
06:30~09:00晨起,運用里山天然能源動手做早飯
09:00~11:00
台灣的里山經驗
主持人:柳秀慧(北門社區大學主任)(一)苗栗裡山塾主講人:李文華(觀樹教育基金會裡山塾專案主任)(二)貢寮水梯田

主講人:方韻如(人禾倫理基金會資深經理)
(三)八煙水梯田
主講人:邱銘源(財團法人生態工法基金會副執行長)
11:00~11:10茶敘
11:10~12:00與談、綜合座談與談人1:風間俊雄(日本千葉里山中心理事)與談人2:江嘉萍(屏東綠元氣產業交流促進會總幹事)翻   譯:劉淑惠(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12:00~13:00午飯
13:00~15:00
美濃里山實證分享
主持人:劉培東(營建署國家公園組長)(一)美濃里山與國家自然公園的對話主講人:邱靜慧(美濃愛鄉協進會總幹事)(二)美濃里山X

主講人1:宋永松(美濃愛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主講人2:謝二羊(二羊農莊)
主講人3:羅元鴻(九芎林揚葉飛工作隊成員)
與談人1:小西由希子(千葉環境情報中心代表)
與談人2:張聖琳(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翻   譯:劉淑惠(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15:00~15:10茶敘
15:10~16:40
地域管理的保育策略
綜合座談:
主持人:張正揚(旗美社區大學主任)與談人:歐正興(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主任)王屯電(高雄市都市發展副局長)

鄭清福(高雄市政府農業局主任秘書)
林富寶(高雄市議員)
鍾盛有(高雄市議員)
16:40~賦歸,有閒正來聊

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交流工作坊】美濃里山的實踐元年--出火坪的屻崗森活

里山,即故鄉周邊的山,是在地人所仰賴、利用的淺山生態系。例如,美濃祖先林氏兄弟開拓瀰濃庄的基點-靈山,過去是杉林、美濃兩地交流往來的路徑,山下居民獵捕野生動物、種植或摘食野菜、燒煮需用的柴材、清掃禾埕的山棕、染布的大菁、編藤椅的黃藤等賴以生存與生活之用品都取自這故鄉的山。

孩子們在這裡,學習用山棕葉套圈溪蝦;於清明過後,辨認八色鳥的鳴唱。春分之後,美濃的里山則是灰面鵟鷹飛返北國的中繼站。一幅幅里山原風景的畫面,即是人與土地依存的濃厚情感,也是生物多樣性展現的舞台

而在我們的黃蝶翠谷深處,也有個阿伯新生伯,年輕時隨著父親從燒碳坑移住出火坪,在這塊土地栽培過菸草及水稻,引山坑水源築圳灌溉,以黏土和禾稈建起了土磚屋,這個與土地合作緊密所建立的情感,也讓新生伯成為堅定的反水庫成員。

現在這塊反水庫的地景拼圖也長出了不同的地景,水稻田變成破布子田,里地蔓生的霍香薊與藤類也成了青斑蝶利用的植物。新生伯仍努力不懈的為他的土地除去逐漸蔓生的野草,更期待著生力軍的加入。透過交流工作坊,讓我們一起運用手腳、打開耳朵,重新認識出火坪的屻崗生活。

活動時間:102119日(週六)上午8點到下午4
活動地點:美濃黃蝶翠谷(8:10於停車場集合)
人  數:考慮環境承載力,名額以30人為上限
費  用:免費
報名方式:請填寫報名表後 請在11/4()下午五點前回傳 鍾佳伃小姐  
                    chungxiaoyu@gmail.com或傳真07-6810201,如有問題請洽
                    0988-632508
主辦單位:內政部營建署、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
承辦單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協辦單位:美濃愛鄉協進會、九芎林揚葉飛工作隊


時間
行程
08:10-08:30
集合(雙溪熱帶母樹林停車場)
08:30-08:50
前往出火坪伯公
08:50-09:00
客家式祝禱:土地伯公保佑我
09:00-11:00
屻崗人生:從燒炭坑到出火坪
講師:溫文相(廣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溫新生(老農)、
            劉孝伸(美濃愛鄉協進會常務監事
11:00-12:00
分組活動
1.      除草、營造青斑蝶棲地
2.      柴燒狗尾草雞湯
活動指導員:
溫文相、黃銘辰、張秀鳳、宋梅娣(九芎林揚葉飛工作隊成員)
12:00-13:00
食晝
13:00-15:30
屻崗文化
1.客家山歌填詞、對唱
2.紮山棕掃把
3.溪流生態認識
15:30-16:00
打嘴鼓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專家諮詢會議》世界農業遺產—美濃里山的實踐元年


    「世界農業遺產」於2002年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簡稱FAO)提出,即一個地方因傳統農業、農業土地利用(滯留池、農地、水利設備等)、技術、文化習俗、風景、生物多樣性的保全等,獲得FAO認定則為世界農業遺產。
 
    里山,即故里的山,也是在地人所仰賴、利用的淺山生態系。例如,美濃先輩林氏兄弟開拓瀰濃庄的基點-靈山,過去是杉林、美濃兩地交流往來的路徑,山下居民獵捕野生動物、種植或摘食野菜、燒煮需用的柴材、清掃禾埕的山棕、染布的大菁、編藤椅的黃藤等賴以生存、生活用品都取自這故里的山。
 
    現代生活中,里山還扮演着讓疲憊的都市人放輕鬆的角色。孩子們在這裡,學習用山棕葉套圈溪蝦;練習四月清明後,辨認八色鳥的鳴唱;春分之後,里山也是灰面鵟鷹飛返北國的中繼站。一幅幅里山原風景的畫面,即是人與土地依存的濃厚情感,也是生物多樣性展現的舞台。
 
    世界農業遺產與里山共通的概念是「生物多樣性」。Groundwork 的組織精神,源自於英國,是期待透過社區組織的動員,結合公、私部門與民間團體的力量,來達到改造故鄉的理想。我們認為,美濃里山生物多樣性的實踐,需要在多元的自然及人文環境中,找出更具包容性的保育及發展策略。因此我們特別邀請渡邊豊博教授,以「Groundwork三島」串連民間團體、公部門、與地方企業的經驗,來協助我們共同建構「Groundwork美濃里山」的實踐。

一、 時間:102年10月25日(五)下午2點

二、 主題:(一)世界農業遺產-美濃里山的實踐
                  (二)Ground work 之在地實踐

三、  地點:美濃客家文物館二樓(高雄市美濃區民族路49之3號)

四、  辦理單位:
      主辦單位:內政部營建署
      承辦單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五、  報名方式:
      電子信箱:chungxiaoyu@gmail.com;信件主旨:報名里山美濃諮詢會。
      電話:(07)6810469; 傳真:(07)6810201。聯絡人:鍾佳伃 小姐。

六、 議程:

13:40~14:00 報到
14:00~14:05 引言
                        計畫主持人:劉淑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14:05~14:25 Groundwork一起來!
                     渡邊豊博(都留文科大学文学部社会学科環境・コミュニティ創造専攻教授)
14:25~15:50 生物多樣性社會實踐之我見
                        一、美濃民間社群、社團組織
                        二、專家學者
                     渡邊豊博(都留文科大学文学部社会学科環境・コミュニティ創造専攻教授)
                     戴振耀(農委會前副主委)
                     洪馨蘭(高師大客家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三、公部門
                     歐正興(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主任)
                     王正一(高雄市政府都市開發處處長)
                     鄭清福(高雄市政府農業局主任秘書)

15:50~16:00 結語
16:30~18:30 交流會(自由參加)地點:美濃客家文化發電廠


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

7/18--第一次專家諮詢會議

【第一次專家諮詢會議】
舉辦專家諮詢會議,不僅是為了透過資料分析與專家研議等方式予以深度分析美濃地區各項在地資源特色與活動適宜性評估,亦藉此廣納各方對於本計畫執行之意見,以利日後計畫之推動。
1籌備會議
為了讓會議議題能夠明確地聚焦,首先在201368日下午拜訪美濃反水庫大聯盟的林俊清先生與美濃農村田野協會執行理事溫仲良先生。
林先生清楚地表示出下列4點:
A.國家自然公園的開發牽扯公園周遭土地之開發利益,有圖利財團之疑。
B.美濃地區不應該大幅度地增加建案;二、三十年來,建案隨著都市計畫的擴大而劇烈地增加,進而使得美濃漸漸地都市化,而原鄉風情慢慢地流失。
C.美濃國家自然公園之設置不應該由少數社團所掌握,並且充當政策執行者
D.生態農耕法之推行會遭遇到地方人士與機關之排拒。
溫執行理事則是表示:
A.非反對美濃國家自然公園之設立,只是認為不應該將珍貴的美濃陷入狹隘的國家自然公園的框架下。
B.政府應修訂現今不合時宜的農業與建管相關法令,而不是劃設新區域管制。法令未修訂完善,畫設再多區也無用。
C.里山倡議之立意雖是良好,但是美濃已漸漸都市化,要套用於此,推行有困難。
2)專家諮詢會成果

有鑑於林先生和溫執行理事皆憂心國家自然公園之成立會對美濃帶來不當開發或是限制發展的後果,以及當農村逐漸消逝在都市化的變遷之中,是否還有推行里山倡議可能性等問題。此次的專家諮詢座談會邀請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專家學者、地方團體、民意代表,一同討論「里山倡議於美濃地區實踐的可能性」。
 
  針對會議討論之內容,將以「美濃自然與人文環境現況的分析」、「日本里山與美濃在地文化觀點的建構」、「對政府治理策略的建議」與「共同管理的可能策略」等四個課題,進行分述:
A.美濃自然與人文環境現況的分析:
(A)河岸、溝渠水泥化
a.地方團體
1.         河流、溝渠過度水泥化,造成生態破壞,也使得農具不方便耕田。(美濃文化產業協會總幹事邱國源、美濃八色鳥協會 黃理事長鴻松)
2.         居民為因應溝渠滲透率過高、不動產等問題,而申請溝渠水泥化。(美濃文化產業協會總幹事邱國源、美濃八色鳥協會 黃理事長鴻松)
3.         即便溝渠水泥化,也應要有適當的管理,生物才能生存。(廣興社區發展協會 吳理事長銘德)
4.         溝渠去水泥化後,或許以往的自然生態都會回來。(美濃開基福德正神管理委員會 宋管理人茂雄)
5.         美濃是個集水區,圳、溝、溪、河很多,但並非全部都有淹水的問題,所以不應該全部都水泥化。政府是否可以有個通盤的政策,規範哪些可以水泥化,哪些要用生態工法。(美濃文化產業協會總幹事邱國源、美濃八色鳥協會 黃理事長鴻松、美濃國中 劉老師昭能)
(B)水患問題
a.地方團體
1.         美濃的水患,我們有記載一百八十多年,經學者評估後應為兩百多年。美濃的雙溪是個集水區,流經廣林、廣興、竹頭角至中正湖,大家看的現在的中正湖為四十公傾,但四十年前中正湖為三十六公傾,可見這變化有多大,這正是跟水患有關。(美濃文化產業協會總幹事邱國源)
2.         中正湖的議題,從七十三年到現在,一直都是影響美濃所有文化跟水患的地方,甚至是影響生活習慣的重要埤塘,但如今依舊沒有被解決。(美濃文化產業協會總幹事邱國源)
(C)文史古蹟的保存
a.地方團體
1.         或許可以效仿日本,保留建築物內的現代化設施,但全村的外貌及與自然共處的生活型態是維持原樣。(美濃八色鳥協會 黃理事長鴻松)
2.         語言是有生命,會創新的。當時代演進,有些用語就會出現,有些用語就會消失。(美濃愛鄉協會 黃理事森蘭)
3.         美濃讓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客家話」,所以我們更應該引以為傲才對。(臺灣紫斑蝶保育協會 廖理事金山)
b.專家學者
1.         客家文化園區的議題,這部分可長可短,就要看國家如何去支持它了。(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盧副教授道杰)
2.         部長和署長都同意,將客家文化保存的這部分放到國家公園管理委員會裡頭去。而如何在制度上做個鋪陳,這就要考驗大家的智慧了。(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盧副教授道杰)
c.高雄市政府都發局
1.         美濃是全國唯一,單一聚落有八成以上都是客家族群的聚落。
2.         透過客委會的機制、中央文建會或國家公園,應該可以保留客家文化。
(D)自然生態的維護
a.地方團體
1.         在地團體的保護,使得黃蝶翠谷的生態得以低度的維持。(美濃國中 劉老師昭能)
2.         因為黃蝶翠谷的物種豐富,使之成為國際很重要的生態型蝶道(紫斑蝶的遷徙路徑),以及八色鳥(國際鳥盟認定瀕臨滅絕的鳥類)、朱鸝和小卷尾的重要棲息地。此外,就連臺灣北部已經很少見的黑波紋小灰蝶也棲息於此。(臺灣紫斑蝶保育協會 廖理事金山)
b.高雄市政府都發局
1.         水泥打掉後,利用黏土、砌石法等,可以恢復水圳應有的自然生態。
2.         不管是水圳、土地、農地或自然資源,美濃對於環境承載量都是合理利用的。
c.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
現在的工程應考慮當地物種的生態習性,不能再一味的以人的主觀意識思考。
B.日本里山與美濃在地文化觀點的建構
(A)對日本里山倡議精神的理解
a.地方團體
1.         以里山來說,到底我們要回到三十年前?五十年前?六十年前?每個人的童年認知都不一樣,所以我們要老中青都坐下來談,我們到底要往前還是往後?或者回到過去也算是一種往前?(美濃八色鳥協會 黃理事長鴻松)
b.專家學者
1.         人和土地應該要維持一個共生共榮的關係,這正是里山經驗中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吳副校長連賞)
2.         日本在輔導災變後的重建,有五個議題,有經濟、生態、里山等,其中之一就是里山的精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吳副校長連賞)
3.         很多日本鄉下經濟的發展,是有顧及生態在裡面,值得作為參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吳副校長連賞)
c.高雄市政府都發局
里山的觀點,其中之一是對於在地經濟的貢獻。所有的理想都不全然只是所謂的全然生態,而是保存這些在地與自然的生活方式,讓整個自然活化、社會活化。
(B)與美濃在地傳統、文化價值、社區經濟的連結
a.地方團體
1.         現在要完全回歸到早期牛耕的生活型態,是不可行的。(美濃八色鳥協會 黃理事長鴻松、曾先生貴清)
2.         現代的觀光取向,漸漸的趨向以民俗風情、原風景為主。而美濃有很多地方都保存的很好。(美濃開基福德正神管理委員會 宋管理人茂雄)
3.         希望美濃能成為高雄地區無毒有機的區塊,並以我們當地的米做出當地的板條。(美濃愛鄉協會 黃理事森蘭)
b.專家學者
1.         美國研究報告指出生態系服務的經濟價值,每年約有1654兆美元。美濃擁有這麼好的生態環境,那就更應該將美濃的好山好水保留,讓傳統跟文化得以發展,發展出屬於美濃的里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劉教授淑惠)
2.         或許美濃或客家民族裡,也有像是里山的名詞或做法。而改變,可以先從小地方做起,從大家都可以同意的地方一起先做改變,再去進行下一步。(實踐大學休閒產業管理學系 李副教授宜欣)
3.         國家自然公園並非完全都是生態的部分,生態系統裡面主要講求的是供給、調節、文化。供給是我們的一級產業;調節是我們中正湖淹水的部分;文化就是客家的文化觀光的部分。(實踐大學休閒產業管理學系 李副教授宜欣)
4.         里山,我周遭的山,不是老師說的算,是要大家要講出所關切的東西出來,不可能只有水牛、水圳、一些文化生態的東西,但整體的東西是什麼?什麼才是里山?如果大家不提這一塊,就做不下去,講出來,才可以談要如何讓這些元素可持續的運作下去。(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盧副教授道杰)
c.高雄市政府都發局
1.         或許在國家自然公園或是家園守護圈的參與,政府可以去投資一些在地居民,讓一些產業轉成休閒農業或有機農業,再透過國家公園的品牌去做行銷。
2.         透過機制,或許可以跟地方或中央的農業改良場,一同找出如何用機器的力量去減少老年體力的付出,以及找出如何減少農藥的使用還可以得到一樣的農產量。
3.         創造老、中、青、孩子,四個世代悠遊、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並將四個世代打散成產業,解構成四個部分,休閒產業和有機農業、傳統產業、生態保育、與文化觀光,以及引以為傲的客家文化。
4.         自然保育,以及生態保育和觀光的部分,可以去進行年輕人的專業輔導。遊客進到美濃,一定要找美濃的在地人來導覽,並尊重當地的一些付出。
C.對政府治理策略的建議
(A)土地管制法規
a.地方團體
1.         在建設的設計上,應廣納民意,建造出具有當地風俗的建物,才不會顯得突兀。(美濃愛鄉協進會 黃理事森蘭)
2.         即便是公部門要執行計畫,都應該要廣納民意,徵求同意,站在居民的角度思考。(美濃愛鄉協會 黃理事森蘭)
3.         雖然政策一值提到推動要由下而上,但不能逾越法律或逾越憲法,能自主的地方太少了。(美濃農村田野協會 葉日嘉)
4.         大家都說墾丁國家公園很爛,但如果當初沒有國家公園進來管,它應該會爛的更徹底。(臺灣紫斑蝶保育協會 廖理事金山)
5.         應學習日本利用政策,刻意將城鄉區隔出來,讓鄉村保有原本的風味。不要總是將交通拉到每一個深山裡面去。(美濃八色鳥協會 黃理事長鴻松)
6.         臺灣的國家公園整個在法律以及政策,它的發展脈絡其實是非常複雜的。在歷史上一直都有發生想透過成立國家公園保護國家資源,來解決地方問題的手段的過程中,與居民發生衝突的案例。而這次的美濃國家自然公園也應先探討歷史脈絡才行。(美濃農村田野協會 葉日嘉)
7.         國家公園法內有明訂,在特別景觀區與生態保護區中,要開發水資源、開發礦產,需經過內政部的審議,然後送行政院核定。那我們美濃在地居民這二十年所阻擋的水庫興建案,是否就有可能直接被政府建設?(美濃農村田野協會 葉日嘉)
b.專家學者
1.         最近的美濃,新農舍越蓋越多。如果公權力再不進入,現在的環境可能就會不復存在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吳副校長連賞)
2.         任何計劃只要國家要建設,它就一定會通過經建會,誰都擋不住。所以任何的建設都一定要透過在地持續的力量去擋它,只透過政策的機制是沒辦法的。(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盧副教授道杰)
(B)對政府治理的期待與建議
a.地方團體
1.         美濃在地的年輕人其實都很無奈,第一個是沒有很好的工作,第二個則是美濃的地太貴,買不起房子。(臺灣紫斑蝶保育協會 廖理事金山)
2.         很多土地需要有公權力的介入,評估、整頓並管理。(美濃國中 劉老師昭能)
3.         這計劃名稱為「在國家自然公園架構下的里山倡議」,但目前我們國家公園所劃設的範圍,就沒有包含這些美濃這些平原。那管制的力道,根本沒有辦法擴及到這些平原的時候,卻在這些平原上面談一些里山。(美濃農村田野協會 葉日嘉)(這個放在第四點比較適當)
4.         里山倡議是個很好的計劃,但應事先調查好地形、地物、地質,才能去談里山倡議。了解各聚落地點、故事是很重要的,如中正湖是什麼?永安聚落和福安句落的地點故事又為何?這些都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需做足了所有調查準備後,再去執行。(美濃文化產業協會 邱總幹事國源)
5.         里山倡議的議題,我覺得它並沒有不好,但它具體性的策略是什麼?大家知道嗎?社區參與議題,有做到嗎?還有生態、文化的普查有納入討論了嗎?再者,策略違和,例如明天推水牛、禁農藥,那這樣居民有辦法安居樂業嗎?(雲林科技大學 文化資產維護系 鍾小姐佳妤)
6.         要找回以往的自然環境,除了要考慮生態,還要考慮市場、行銷、農工、價值等很多因素。(美濃文化產業協會 邱總幹事國源)
7.         推動要先深入一點,讓他們了解生態、有機、無毒這些概念,接著才能改變工作方法。(美濃文化產業協會 邱總幹事國源)
D.共同管理的可能策略
a.地方團體
1.         如果搭配國家自然公園去輔導年輕人種植有機農作,會是個很不錯的發展。(美濃國中 劉老師昭能)
2.         要討論里山倡議之前,也應該先討論一些美濃的環境、務農的方法、每一個人的心態、從事農業的技術等,把這些東西攤開來討論以後,再來推動,這樣可能就有辦法成功。(美濃文化產業協會 邱總幹事國源)
3.         各項計畫應該要與在地的社區發展協會一同討論,讓社區自己去溝通、經營。(中圳社區發展協會 鍾總幹事仁振)
4.         解說不只是資訊的傳遞而已,也是理念傳遞的途徑。介紹了一個地景故事後,也應該提到它古今的差異,讓大家瞭解一些脈絡、促進思考。(美濃愛鄉協會 黃理事森蘭)
5.         即便是政府成立的機構,也應該含括社區參與的行動在裡頭。(美濃國中 劉老師昭能)
6.         很多案子、規劃與提議都很好,但是如果計劃主持人沒有很認真地推動它,這樣會產生不真的、不事實、不務實的結果。(美濃文化產業協會 邱總幹事國源、美濃愛鄉協會 黃理事森蘭)
7.         社區總體營造的精神與在地參與很重要,美濃每次的會議、活動都有不同的年齡層一同參與,讓經驗得以傳承,很棒。(美濃愛鄉協會 黃理事森蘭、美濃八色鳥協會 黃理事長鴻松、美濃國中 劉老師昭能)
b.民意代表
太多的地方建設,都是以同一個形式、模組去做。為此,政府應該讓居民自行管理,不要加以干擾,放任其自然,說不定反而會更好。
c.專家學者
1.         這次的里山計劃,是想把所有的NGO團體、政府、學界、民眾結合在這裡,創造一個平台,集思廣益,尋找公權力可以介入的一個機制,大家達成一個共識。(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吳副校長連賞)
2.         美濃自然國家公園不應該跟國家公園混為一談,應該加入一些在地的元素,就是要有一種概念。它需要哪些東西,再把它放在美濃國家自然公園經營計劃裏面,而你們三五年就去檢討一次,也可以去推動國家公園企劃委員。(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盧副教授道杰)
3.         國家自然公園的一些清楚確定的策略架構可以給大家先知道。(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盧副教授道杰)
d.高雄市政府都發局
美濃的每個公共工程的議題,不只有專家學者在討論它,而是每個人都在思辨,希望能改變它。
e.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
1.         國家自然公園不是萬能的,在美濃這個地方需要各個機關互相配合,要用多重的機制來處理。
2.         對於生態這一塊,中央政府將美濃靠山的這一部份鞏固起來,在連接的部分,當然就要靠高雄市政府,透過家園守護圈的方式去創造這個附帶價值。
3.         共管的部分比較難行,不過可以透過諮詢會去蒐集意見,再執行正面的部分。
4.         很多時候,在社區總體營造執行過程中,大家一開始都會很熱心的參與討論,但可能是因為時代或經濟的變化,到最後就變質了。所以希望這次的計劃,能夠有政府的機制得以控制一些場面,能夠把相關的一些產列與三生(生產、生活、生態)結合。